10月22日晚间,中国联通发布公告,拟分拆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网科技)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根据相关规定,本次分拆上市尚需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东会批准。
中国联通:拟分拆子公司智网科技至创业板上市
中国联通表示,本次分拆上市有利于智网科技的长远发展。本次分拆上市后,智网科技将实现独立上市,股权运作方式和融资渠道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有利于智网科技实现当前和长远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智网科技基于现有领先地位整合车联网业务,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推动企业规模发展。
智网科技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中国联通集团控股子公司、全面负责汽车数字化运营服务的公司,目前形成了车联网联接、车联网运营、创新应用三大业务板块,为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已有众多车企与联通智网科技开展了车联网业务研发与车载终端测试服务的合作,如联通智网科技牵头,联合联通资产运营公司、北京联通等单位在北京亦庄共同打造的5G智能网联示范基地就是标志性的代表之一,同时,联通智网科技还依托北京亦庄示范基地成立了中国联通5G车联网OpenLab开放实验室。
大多数员工来自汽车企业,一汽、东风等为股东
有业内人士表示,联通智网科技绝大多数的员工来自于汽车相关企业,而非通信企业,这一点在业内都是比较少见的。
此次公告显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占智网科技68.88%的股份,此外如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广州盈越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建元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鸿富创新(杭州)有限公司、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南虹桥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联创创新 (成都) 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共青城智网一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青城智网二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头部公司也是智网科技的股东。
中国联通表示,截至本公告之日,公司通过间接控股子公司之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智网科技 68.88%的股份,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智网科技 0.33%的股份。 因此,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为智网科技的控股股东,公司为智网科技的间接控股股东。
中国联通表示,本次分拆上市有利于推动智网科技创新业务发展、经营质量提升和竞争力打造。通过本次分拆上市,智网科技能够借力资本市场,精准把握车联网行业战略机遇,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打造专精特新能力,培育新的增长引擎,不断提升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实现做优做强。
最新公告显示,本次分拆上市不会导致中国联通丧失对智网科技的间接控制权,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影响,不会损害公司独立上市地位和持续盈利能力。本次分拆上市完成后,公司仍是智网科技的间接控股股东,其整体经营情况、财务及盈利状况均将在上市公司合并报表中予以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中国联通最早于2021年8月份就发布了智网科技拟分拆上市的公告。2023年5月4日中国联通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已申请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已同意公司可按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进行建议分拆。彼时,中国联通表示,智网科技拟将发行新股份并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建议分拆须待公司之控股股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于股东大会批准,亦须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上交所批准后,方可作实。
不过如今中国联通公告表示,拟分拆智网科技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这也说明了上次的上市之路已告吹。
那么此次智网科技的上市之路是否会如愿呢?中国联通表示,公司分拆智网科技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计划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待公司经营管理层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后,公司董事会还需就分拆智网科技上市是否符合《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作出决议,并提请公司股东会审议批准。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批准后,还需履行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相关的审核/批准等程序。本次分拆上市能否获得上述批准或注册以及最终获得相关批准或注册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发布三季报,首次披露云收入数字
10月22日晚间,中国联通还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报告期内,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约2930亿元,同比提升1.0%,其中服务收入为约2616亿元,同比提升1.1%,占总营收比重超九成。税前利润人民币约247亿元,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人民币约200亿元,同比提升5.1%。
值得一提的是,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中国联通财报首次披露联通云收入数字,本季度中国联通联通云收入529亿元,算力业务规模突破。
财报数据显示,中国联通在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仅增长1.0%的情况下,税前利润人民币约247亿元,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人民币约200亿元,同比提升5.1%。成本端的关键变化在于折旧及摊销费用的下降。2025年前三季度,该项费用为60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32亿元显著减少。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联通营收约928亿元,与去年同期对比持平。不过让人在意的是,中国联通本季度的利润非常可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约24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大增5.4%;而扣非净利润为约20亿元,同样对比去年同期大增12.4%。
横向对比其他两家运营商,第三季度中国移动公司营业收入为2509.0亿元,同比上升2.5%;归母净利润为311.2亿元,同比上升1.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7.4亿元,同比上升4.7%。中国电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48亿元,同比下降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6亿元,同比增长3.6%。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数量达到3.56亿户,净增1248万户,固网宽带用户达到1.29亿户,净增679万户,宽移用户净增规模创近年同期新高;此外,物联网连接数突破7亿个。融合套餐用户ARPU保持人民币百元以上。
同时,在业务结构上, “算网数智”(云、数据中心等)业务板块已成为中国联通最引人注目的增长点。财报特别指出,为反映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联通云”的收入口径经过优化,目前已包含云IDC、云资源、云平台及相关集成与安全服务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今年8月,中国联通管理层曾在年度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继续推进“融合创新”、加大对云网、行业数字化和5G+工业互联网等方向的投入,以培育新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点。
而此次财报显示,中国联通算力业务实现规模突破,联通云收入人民币529亿元。数据中心收入人民币214亿元,同比提升8.9%。持续深化数智融合、数实融合,推动5G、AI与工业互联网深度结合,赋能千行百业全面升级,中国联通还透露,其5G虚拟专网累计服务的客户已超过2万个,智算总规模超过35 EFLOPS,显示其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服务能力正不断深化,已成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中国联通方面表示,这显示公司数据中心适智化改造成效明显。
面向未来,中国联通正积极加大对前沿科技的布局。中国联通表示,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9%,重点聚焦下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公司已在前瞻性领域展开布局,包括6G、低空智联网、卫星互联网、具身智能及量子科技等。一个具体的成果是,公司近期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为其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打开了通道。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中国联通正推动移动网络从5G向5G-A升级,宽带网络从千兆向万兆升级。这些投资旨在提升网络能力和用户体验,为承载未来更复杂的数字应用和服务打下基础,确保其在下一轮技术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