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讯 > 年内25家A股公司刷新分拆上市“进度条”

年内25家A股公司刷新分拆上市“进度条”

2025-10-24

10月22日晚间,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拟分拆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根据相关规定,本次分拆上市尚需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联通的股东会批准。

至此,年内已有25家A股上市公司推进分拆上市计划。从进程来看,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5家企业中,5家分拆上市成功落地,9家因市场环境变化、战略调整等因素终止计划,其余11家仍处于审核问询、股东大会审议等有序推进阶段,整体呈现“稳步推进、有进有退”的市场特征。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今年多家A股公司推进分拆上市,体现了政策优化与企业战略需求的“双向奔赴”。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分拆路径更趋多元。

分拆上市“进度条”持续刷新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进度条”持续刷新,资本运作助力企业实现主业升级、新兴业务突破。

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涉及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以成功完成分拆上市的5家公司为例,其中2家聚焦半导体芯片设计、工业软件等信息技术细分领域;1家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制造;还有2家布局高性能复合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赛道。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兴产业成为分拆上市集中领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向的高度认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具有技术密集、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快等特点,分拆上市有助于公司相关业务获得独立融资平台,加速技术迭代和规模扩张。同时,这一趋势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引导资源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配置的功能。

在上市路径选择上,“A拆A”模式覆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主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呈现多元化布局特征。数据显示,从上述25家公司拟分拆上市的板块来看,6家为主板、1家为科创板、4家为创业板、5家为北交所。这种基于子公司业务属性、发展阶段与融资需求的精准板块匹配,不仅有效提升了分拆上市成功率,还能助力子公司依托对应板块资源优势实现差异化成长,构建“主业聚焦+新兴业务突破”的双轮驱动格局。

同时,“A拆H”成为企业拓展全球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上述25家推进分拆计划的A股公司中,8家将子公司拟上市地定为港股主板,通过对接港股市场国际化资本平台,进一步提升子公司国际影响力、优化融资结构,为海外业务拓展注入资金活力,实现境内外业务协同增效。此外,还有1家A股公司分拆上市目的地尚未明确。

作为“A拆H”的典型案例,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于9月30日在港股主板正式挂牌上市。紫金矿业表示,将持续向子公司提供资源赋能,助力其依托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黄金业务。

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

2025年以来,监管层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为主线,不断提升制度的包容性与适应性,为分拆上市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良好的市场环境。

通过分拆上市,相关企业可更好地推进自身发展战略。在付一夫看来,对于母公司而言,分拆非核心业务可实现主业聚焦,将更多资源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子公司上市获得股权溢价收益,优化财务结构;对于子公司来说,分拆上市后可提升决策效率,并获得独立融资渠道。此外,分拆上市还能实现风险隔离,避免单一业务板块的经营风险传导至母公司,同时通过股权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为业务发展注入活力。

例如,中国联通表示,本次分拆上市后,子公司将实现独立上市,股权运作方式和融资渠道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有利于其实现当前和长远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基于现有领先地位整合车联网业务,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

付一夫对记者表示:“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在上市路径选择上呈现‘境内外并举、多板块覆盖’的特征,涉及行业集中于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领域。这有望进一步优化A股市场的行业结构与企业层次,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科创动能,进一步形成‘优质资产供给增加—投资活力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